今年无疑是硅料的至暗时刻。
(资料图)
价格疯狂下跌的态势,已经证明硅料企业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。硅料龙头大全能源也难抵抗行业趋势,上半年净利润也同比下滑了54%。
疯狂扩产能的硅料新老势力们,该如何自救呢?
01
硅料的暴跌,
对龙头业绩影响多大
8月3日晚,大全能源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,报告显示业绩确实大幅下滑。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3亿元,同比下降43%;归母净利润44亿元,同比下降54%;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,同比下降54%。
业绩下滑原因自然也不必多说,就是因为上半年硅料价格暴跌了。
但是从成本看,大全2023年上半年单位现金成本4.5万元/吨,同比下降22.07%,即使二季度硅料价格暴跌,大全的二季度也能实现单吨3万元左右的净利,可见在周期品价格下行时,企业成本管控至关重要。
总体来看,虽然硅料龙头暴利时代已过,但是龙头具备成本优势,盈利能力还是有保障的。
02
产能全面过剩后,硅料企业如何自救
近年光伏各环节都疯狂扩产,疯狂扩产的结果必然导致全产业链产能过剩。据业内人士表示,今年硅料保守估计146万吨,算上进口可能有156万吨,足足够支撑600GW的光伏装机需求。
即使按照今年全球最乐观的光伏装机预期400GW,硅料供给也远超市场需求。
现在整个光伏行业陷入了低端竞争不可自拔,按照产业发展规律,即将走到产能出清、行业格局重塑的阶段。
1、成本拼不过龙头,二三线企业已濒临出局
通威、大全等龙头扩产从未停歇,在新一轮光伏行业洗牌之时,头部企业扩张目的是获得更高的集中度和话语权,虽然这会导致全行业陷入同质化和恶性竞争,但对于头部企业而言,逆势扩张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救模式。
况且因为龙头具有成本优势,即使硅料价格跌到低谷,仍有利润可赚,耗得起,比如通威、比如大全。
但对于二三线企业而言,因为成本较高,资金实力有限,只能处于价格战的被动接受者。如果效仿头部企业疯狂扩规模,很可能硅料产线还没建完,随着价格暴跌,原材料营收就大幅缩水,更别提赚钱了。
所以,比起盲目扩规模,对二三线企业而言,更靠谱的自救模式或许是规避亏损、推迟投产。
2、N型料或是“一线生机”
除了拼成本,硅料企业不想被淘汰,加速升级到N型料或许是一条出路。
因为N型硅料纯度更高,对硅料生成各环节清洁度要求均更高,短期不是所有硅料企业都能做出来的。
随着N型电池渗透率的提升,对N型料的需求会加大,自5月硅业分会公布N型料报价后,P-N型料价差已从7.8元/kg扩大至10.2元/kg。且下游硅片、组件企业相继与龙头锁定长单,很多都是N型料。
业内龙头基本都有N型料供给能力。比如大全能源称其目前单晶硅片用料产量占比已达到99%以上,并已实现N型高纯硅料的批量供给,并表示N型多晶硅的溢价和需求都在上升。而通威硅料90%以上都是N型料。
目前行业N型硅料产能占比约20-30%,相对稀缺。大部分厂家仍以生产P型料为主,尤其在目前硅料价格在下行通道的背景下,甚至有些企业,连P型料的产能达产都是问题,更别提N型料了。
所以,在硅料这轮淘汰赛中,龙头明显占了绝对优势,其他非龙头硅料企业,如果不想面临被淘汰的困境,除了疯狂降本外,将落后产能升级也不失为一条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