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全球变化加剧,地缘政治复杂,经济形势放缓,文化冲击凸显,科技变革迫切。党的二十大提出,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。可见要应对社会变化,占据发展高地,需夯实人才根基。
近期北京市发布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高技能人才建设的实施方案》,系统阐述了18条工作举措,为海淀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明确了具体的方法。
用党的先进理论和灿烂的中华文化树人育才。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,积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创新成果,做到“学思用贯通、知信行统一”。要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对中华文化、北京文化、海淀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。厚植爱国情怀,扎根海淀区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,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市区的繁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,从中汲取苦干实干的不竭动力。
用多样的学习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悉心培养。海淀区是高新科技的创新地、核心技术品牌企业聚集地,科研力量、科学仪器设备、图书情报信息、科研成果高度密集。要瞄准海淀区“科技创新中心”和“教育文化中心”对人才的现实需求,大力创新“互联网+职业技能培训”的培养模式,大力推广数字化培训手段和学习方法,让网络课程成为学习充电、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。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,加强成果转化,通过高技能人才深入企业解决问题,再带着问题投入到学习中去不断矫正努力方向,让学习在丰富的实践中检验,实践在学习的基础上升华。
用扎实的一线经历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磨砺锻炼。要成为高技能人才,就要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壮筋骨,基层一线是最好的训练场。要鼓励高技能人才到一线任职锻炼,建立完整的激励制度,即能够让人才到最需要的岗位上满足劳动生产需要,又能锻炼过硬的本来,锤炼坚毅的品格。要鼓励用工单位按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,积极推进人才等级评定,让人才有宽广的上升空间与合理的职业规划。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机制,健全人才服务体系,按规定保障好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,提供栓心留人的福利待遇,让人才真正无后顾之忧。
“人才者,求之则愈出,置之则愈匮”,我们要坚决落实18条《实施方案》,更加积极的求才、育才、用才、留才,为北京市海淀区的高质量发展,涵养高技能人才的澄澈水源。(李超)